找到相关内容186篇,用时6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中国伦理学的影响

    一世父母,生生世世的父母都得到济度,方是大孝。   为了说明孝道的重要性,中国佛教学者提出“百善孝为先”的理念,并以中国传统“仁义礼智信”等五常与&...佛教中国伦理学的影响   作者:道坚   佛教中国伦理学的影响(中国佛学院讲师道坚)   一、佛教中国伦理学   中国伦理学流派纷呈,可谓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自虞唐三代的天道思想形成始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4761950.html
  • 重“禅”与重“性”

    思想传统和思维方式是否对中国佛教学者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呢?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。   性净与性觉、性空与性有的对立,是中印两国佛教在心性思想上的重大区别。包含性觉和性有说,尤其是性有说的自性说是中国... 方立天   太虚法师(1889—1947),中国近代著名僧人、佛教领袖。太虚法师长期在上海一带从事佛教弘法事业,1947年病逝于上海玉佛禅寺。太虚法师与玉佛禅寺有着特殊因缘。在太虚法师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3362929.html
  • 略论《中论》与《阿含经》的关系

    不思想探究》第二章第三节“《中论》思想的传承”,中坜市,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,一九九八年五月,装订本。   (6)“传统上,中国佛教学者,尤其是大乘佛教学者,往往将《阿含经》视为小乘经典,故在中国、日本教理史上向来  未被重视。直至近世欧洲诸国加以研究,自一八二○年代始渐受重视,而确认《阿含经》并非仅为小乘经典,乃是  原始佛教之经典,其内容包含佛陀之世界观、人生观及实践之方法条目等,具有...

    陈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4065661.html
  • “成实宗”简介

    成实论》二十卷。以接近于大乘的教义批判各部派,相对于小乘说“我空法有”而立“我法皆空”。但此论在印度并未形成一个宗派,及姚秦·弘始十四年(412)鸠摩罗什汉译此论后,在中国佛教学者间遂蔚成研究风气,有甚多学者研习。  中国的成实宗,初传于北方,至南朝梁代时(502~556)最为兴盛,如所谓梁三大法师──光宅寺法云、开善寺智藏、庄严寺僧旻,即研究此论之著名学者。南方成实宗的盛行,始于鸠摩罗什的弟子僧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0268092.html
  • 孝道、孝经和孝僧

    流派更重视、更尊祟孝。  进入中唐以后,雕版印刷术的诞生、成熟,再加上各种形式的僧俗讲经、演唱、舞乐以及传奇、变文、变相等纷纷出现,更使佛教讲孝工作蔚为大观,其时家喻户晓的是中国佛教学者于初唐完成的...189年),灵帝死,天下混乱,他认为“方世扰扰,非显己之秋”,于是屡屡拒绝官府邀请(请他出山为吏):而致意佛教(大约算是一名居士吧)兼研《老子》。他的《理惑论》被佛教史家们判为“中国较早论证佛教原理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368568.html
  • 阿毗达摩俱舍论

    俱舍论疏明了义论》,一万八千颂;八、静住天造《俱舍论疏要用论》。这些译本都收在西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之内。   在《俱舍论》未经传译之前,中国佛教学者研究阿毗达摩的毗昙师都以《杂心论》为主,所以也称做...解释《本颂》八品而外,还添了分别人我一品,详细破斥了佛教中犊子部和非佛教的数论(一说是语典学者)胜论所执实在的人我。如果以这一品配合其前侧重于说明诸法法相的各品来看,则《释论》全体九品的结构,很圆满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75069164.html
  • 试论《牟子理惑论》中的三教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

    三教关系论   汤用彤先生指出,《理惑论》是“中国佛教史上重要之一页也”,佛教入华后积极倡导三教一致论,至迟在三国时佛教徒最早宣扬三教一致论,《理惑论》对此有清楚的记载。他最先体现了由儒术度遵道儒佛道并存的时代精神的转换,反映出当时三教理论上的对立和中国佛教学者渴望三教会同的心态。   一方面,牟子在书中针对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佛教的怀疑和反对,站在佛教立场上广泛印证老子、孔子等人的言论来辩护...

    范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185048.html
  •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

    ”思想对禅学的影响,正如梁慧皎《高僧传·禅论》中说:   《老子》云:“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”,故轻必以重为本,躁必以静为基。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重是轻的根本,静是躁的基础。这表明了中国佛教学者明确...都不能不关注其他两家,道、儒二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,心性论思想自然有很紧密的联系,佛教作为外来宗教、外来文化,在思想、哲理、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和中土都有差异,但印度和中国同属东方大国,又有很多共通的...

    陈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490586806.html
  • 从《理感论》看佛教发展的有关问题

    ,第2页   [15]《弘明集—卷一》,《大正藏》第52册,第2页,   [16]《弘明集—卷一》,《大正藏》第52。册,第3页,   [17]同上   [18]朗宇,中国佛教学者丈集:总序,...   从《理感论》看佛教发展的有关问题——崔永波   佛教虽然于公元前五——六世纪就创立了,但是至两汉之际才传人中国,尽管此时佛教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世界性的宗教了。然而此时的中国,在文化上以...

    崔永波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12687165.html
  • 论南顿北渐

    的顿悟说。   一、晋宋之际的顿渐分野   中国佛教的顿渐对立始于晋宋之际。东晋时的般苦学者,一般都偏于以渐悟为基础的小顿悟说。他们把成佛的步骤、方法与菩萨修行的“十住”阶...,才能得到正觉,成就为佛。这叫大顿悟。竺道生的顿悟说,为一时的骇俗之论,是中国佛教学者创造的中国化新禅道。   竺道生把般若学和涅pán@①学结合起来,提出了顿悟成佛说。顿悟说的根据是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0940724.html